当前位置: 叉车 >> 叉车发展 >> 安徽和湖南实力对比湖南一直领先安徽,5年
安徽和湖南都是中部地区的省份,两个省份在中部地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两个省份在综合实力上还是有着差距的。当然,综合实力是许多指标的总和,一般是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公民综合素质等6个方面。
根据全国各省份的综合实力表现来看,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要比中西部地区强得多,东部沿海城市中,南方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强于北方城市。而湖南和安徽在其地理区位上来看,就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因此综合发展水平也就有了一些差距。湖南位于中部地区,是中部三省之一,虽然经济方面一直位于前十,但是发展上却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安徽则位于华东地区,受到了长三角经济圈的有效辐射,这些年成为了大陆各省份发展中的一匹黑马!
安徽和湖南经济情况对比
从年大陆地区各省份的经济情况来看,前十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上海。而安徽省位居第十一位,比上海仅少多亿,比湖南省的GDP则少近亿元,这个体量相当于安徽阜阳年的GDP总量。不过,从两省的名义增量相差不大,增速上安徽省领先0.9个百分点,这个差距也不大。
而从年上半年的GDP情况来看,位居前十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和安徽,这个排名有两个变化,一个是福建省上半年的排名超过了湖北,另一个是上海跌出了前十、安徽进入了前十,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上半年,上海因为疫情的影响,出了个小意外。
不过,年安徽省和上海市仅相差近亿元,这个胜负还真难定。即便如此,安徽省和湖南省年上半年的差距为亿元,这个体量则相当于安徽铜陵市年一年的GDP总量。
安徽和湖南基本情况对比
安徽省
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截至年末,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常住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
年末,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7.5万人。全省共有科研机构个。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有27.9万人。安徽省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2个,省重点实验室个。
湖南省
湖南省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共辖14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常住人口为万人。
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08亿元,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8.5∶39.7∶51.8。年,湖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元。
湖南全省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安徽和湖南的差距在哪里
安徽和湖南两省都是一城独大的局面,省会城市首位度非常高,而从第二名开始就相对比较均衡一些,两个省份非常相似,经济总量差不多,都是人口输出大省,一个为长三角出力,一个为珠三角出力,省内没有其他大型城市可以和省会匹敌。
当然随着中国城镇化下半场已进入到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引领的时代,湖南缺乏一座高能级中心城市的“缺陷”充分暴露。湖南,论人口红利比不过河南;论战略地位,又不及湖北,目前尚处在身后的安徽和江西历史上都是富庶之地,特别是安徽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这下年一直都是中部地区的一匹黑马。
从湖南省和安徽省的头部城市来看,长沙地处的位置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就连省会长沙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省会城市,而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市、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郑州则是国家明确支持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但是合肥是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三座城市都肩负着国家战略任务,可以说是未来的前途巨量。
另一个方面,长沙这个普通省会城市的头衔确实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天花板”。都市圈方面,长株潭一体化虽然搞了20多年,但是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再从两省的第二城来看,主要是芜湖的地理位置更优于岳阳,这二城都是长江重要港口,但岳阳人口比芜湖多,可开发土地面积比,芜湖优于岳阳。芜湖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比岳阳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更有优势,芜湖距离长三角更近,同时还受到了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两个城市群的影响,而岳阳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更远。
然而安徽的情况则不一样,产业体系的布局比湖南更为合理也更具潜力,全省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12条重点产业集群,拥有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国轩高科、合力叉车等一批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与科研院所、中科大等高校共同支撑起安徽科技大省的脊梁。安徽超越湖南,更像是在地理区位和先进生产力的一次超越。未来五年,有可能是安徽超越湖南最为黄金的时段!
对于这样的对比,你有什么看法呢?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