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叉车 >> 叉车优势 >> 励志一块砧板撑起一座楼房
最近几年,大家是否会经常看见这么一幕?在街头多了这么一群人,他们开着柳微小货车,两人组团抬砧板木,在路边现场切割砧板,用广播宣传越红木南砧板,不时引来路人的观看与购买。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卖砧板也一样。在这个原本贫困落后的小村落,许多大龄青年是无业游民,整天赌博打牌为主。村里许多大龄青壮年年到四十,也未能娶妻生子。这一切,要归结于贫困。
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究竟路在何方?
答案是:路在脚下。终于,有一天,村里有一个青年人——小钟突发奇想,萌发了卖越南红木砧板的想法,说干就干,小钟在朋友陪同下,大胆前往越南考察砧板市场。
从越南回来,小钟就率先卖起了砧板。据村民说,小钟在举起了卖砧板的大旗后,那一年就赚了二十万,过年回家就把老婆给娶了。这一下,可把村民惹眼红了,他们纷纷效仿小钟。纷纷加入卖砧板之路,一时间,砧板大军遍布全国。远在四川、河南都能看见他们开着柳州微型汽车拉着越南砧板的身影。
现今,在小钟的影响下,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卖起了砧板,浩浩荡荡地形成了“砧板大军”,陆川良田镇甘片村也为人们称为“砧板村”。
当然,“砧板大军”的他们许多人也依靠卖“越南红木砧板”短时期内实现了迅速发家致富梦,改变了自身贫困命运,纷纷走上了致富之路。这就是,砧板村——陆川良田镇甘片村。
在“砧板村”,我们了解到许多原本在东莞、深圳、广州进厂打工的青壮年,今年春节过后,也纷纷辞职不去广东了。青壮年村民不进厂了,原本开叉车的村民,也把叉车卖了,纷纷改投“砧板大军”的麾下。
卖砧板真的有这般威力吗?
小编决定深入了解。来到了“砧板村”,随处可见,崭新的楼房,显然是卖“砧板”发家致富,把楼房建起来了。
如图
原来,卖砧板第一件事,就是要购买一辆“砧板车”,花上五万块购买一辆柳州微型小货车。用于运输砧板,有了货车拉砧板,穿州过省也就可以说走就走了。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全村青壮年几乎都是靠卖砧板为业,或改行卖砧板,从此大江南北:两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江西,云南,安徽等。随处可见,卖砧板队伍的身影,他们当中许多就是来自陆川砧板村“陆川良田甘片村”。
昨日,小编联系到了那位带头卖砧板的“砧板王”——小钟。小钟看起来不高,人比较瘦,手上戴着一个硕大的金戒指,看起来比较显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暴发富。
村民都说,“砧板王”的砧板最好卖,他卖的砧板最多。
下面是与小钟的谈话。
我:请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卖砧板的?为何他们都叫你砧板王,你卖砧板有什么技巧吗?
小钟:大概是年开始,开始在陆川县城、乡镇卖,后来在北海、湛江卖,我们有车开得远,去年开始我一直在湖南和云南卖。他们叫我砧板王原因可能是我带头卖砧板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我卖出去的砧板多,赚的钱更多。我卖砧板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要在现场切割砧板,吸引人们围观,这样他们购买的概率就更高。
说完,小钟指着旁边的电动切割机给我看。切割砧板用的“就是这个东西”。
我:你卖最多一天能卖出多少块砧板?大概多少钱一块?利润多少?
小钟:我最多一天的时候,卖出去过两百块砧板,价格一般是卖两百一块。一天下来,我就赚了两三万利润。
我:请问你们砧板木是从越南拿货的吗?
小钟:是的,我们是从广州拿货,而,广州那边是从越南拿货。我们是间接从越南拿的货。
我:越南木的砧板有什么优势,人们为什么会购买?你们村大概有多少青壮年从事卖“砧板”行业?
小钟低头沉思了一会说:越南砧板的优势就是结实、经久耐用。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耐用的砧板,特别是家庭主妇,拥有一个越南砧板是一件开心的事吧!我粗略算一下:有四五百人左右。
我:你在外地卖砧板和在本地卖有什么不同感受,在各地卖技巧一样吗?
小钟:事实上,卖砧板是我和另一个朋友最先开始的,我们的经验可说最丰富。用你们的话说,我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湖南卖砧板的日子给我最深的印象。感觉,湘西那个地方特别穷,经济很落后,那里的人真的很穷很苦。我们开车进入湖南,一路过去,如果遇到当地人是头上包毛巾、背上背背篓的人。那么,心里就会明白这里的砧板一定不好卖。为什么?因为当地人太穷,他们很少会为购买一块砧板支付几百块的费用。我们,也只好去城里卖。
我:现在,你们的砧板还有几年前好卖吗?这几年卖砧板大概赚了多少钱?
小钟:现在,竞争更加激烈了。不只是我们砧板村的人在竞争,其他人马也跟我们竞争,价格有点吃力。而且,销量也不如从前了。我卖砧板现在大概赚了八十万,那一年就把老婆娶回家了,今年又在陆川县城某地王全额付款买了一套四十多万的房子。
我:那些纷纷买车卖砧板的人中有亏本的吗?
小钟:个别有亏本的,其实亏本指的就是买车的钱没用赚回来。我们村有一位青年,原本他在东莞进厂打工,今年不去广东了,她借钱买了车,同去卖砧板。我一个早上卖出十块砧板,他一块砧板也没能卖出去。所以,卖砧板,发财与否,这个真不好说。只能说,有人发财,有人亏。
陆川良田甘片——“砧板村”的名声早已闻名县内外。当今,许多村民已经依靠卖砧板发家致富了。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在“砧板村”,村民之间流传这么一句谚语:“打工十年,不如卖砧板一年。”村民的这句话,虽不免有点夸张。但,细细思考,也不无道理,确实不得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