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

合肥深耕改革试验田打造创新引领区

发布时间:2022/12/3 16:26:38   
白癜风怎么会得 http://m.39.net/pf/a_4793729.html

  截至年8月底,合肥片区实有企业家;累计进出口总额.23亿元;新签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个;全省首批44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合肥片区贡献24项,今年上半年又有21项制度创新举措入选“全省40项创新举措”……

  作为合肥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区域,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自揭牌成立2年以来,紧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战略定位,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

  制度赋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的环评审批在短短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正常需要两周时间,保障了新项目按时开工,为企业争取了宝贵时间。”从2周跨越到一天,让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许静感叹的,既有当地政府高效的“环保速度”,也让她对合肥片区高效、高质的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一切正得益于合肥片区推行的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

  年11月16日,全省首张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许可决定书在合肥落地,破解企业反复提交审批资料的难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全省生态环境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先进经验。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合肥速度”和“合肥温度”,合肥片区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完成项审批事项“证照分离”改革,探索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率先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

  强化涉企服务,探索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新模式,企业提供材料减少2/3,退税周期由30天减至7天。

  稳定外贸提升便利化水平

  今年9月21日,由安徽叉车集团、安徽港航集团合作开展的"合力号"成功首航,标志着合肥港正式成为合力叉车出海的重要基地,双方将共同打造“皖货”出海的物流“全流程”服务模式。

“合力号”首航

  据安徽合力工业车辆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军介绍,合作的基础离不开“抵港直装”新模式,从工厂装车、车辆抵港到货物装船发运实现了“零等待”。再加上集团保税试点项目的成功运行,企业的保税物资可以在集团内分子公司间统筹使用,降低了企业总体保税物资的资金占用,节约关税并优化保税作业流程,缩短了订单交付时间。今年1-8月,安徽叉车集团外销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

  这两年,合肥片区加快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围绕重点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通关时间长、成本高的需求,梳理通关全流程关键节点,积极发掘、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推动货物快速入关、产能快速提升。

  提升开放通道能级。探索中欧班列进口货物“分段计税”运费机制,率先实现进口货物国内段运费免税。推进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先后开通合肥至伦敦、洛杉矶、仁川和大阪等4条定期国际货运航线。推动合肥水运港“联动接卸”业务模式落地,实现洋山港与合肥港“视同一港”监管。

  推动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合肥片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活跃强劲优势,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和合理配置,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规模化。

  深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试点改革,目前已有9家企业落地成立,另有储备项目30余个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批量转化。

  推动国有新型研发机构市场改革,建立“市场转让为主、评估定价为辅”的科技成果转让机制,科技成果投资决策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引入国际高水平技术专家团队近百个。深化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变“政策补贴”为“股权投资”,自主选择对拟孵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按市场化程序办理股权退出,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已对85家科创企业投入万元产业化经费,撬动2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科创发展。

  加快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构建“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集成人才认定、出入境、户籍管理等60余项业务,服务外籍专家余人,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赵晓莹)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6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