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

小村出圈记丨这里的大蒜会变身

发布时间:2023/4/5 22:43:35   
                            

原创任慧山西云媒体

2月23日,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的大蒜种植基地,数十名农民沿着地垄一字排开,正在用小刀、铁丝钩、小竹签等工具进行破膜放苗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数十名农民在南林交大蒜种植基地破膜放苗

“破膜放苗是种植大蒜非常重要的一环,有20%的大蒜幼苗是顶不开地膜的,需要人工操作,用工具在薄膜上划小孔,把大蒜苗从地膜中拉出来,帮助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曲沃县改良大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晓哲说。

破膜之后的大蒜苗在浇水、施肥后会长出一颗颗蒜头,成为中华料理的重要调味品,新鲜的大蒜经过深加工,还会华丽变身成风靡市场的小米醋泡蒜、黑蒜、腊八蒜、糖醋蒜,畅销省内外。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造就了三晋大蒜第一乡

南林交村位于紫金山脚下,素有“大蒜之乡”的美誉。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沸泉和龙底泉等丰沛的水资源。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让这里盛产的大蒜远近闻名。

▲新鲜的南林交大蒜

“90年代,我们这儿就开始种植大蒜了,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四年了。”南林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金伟告诉山西云媒体记者:“大蒜经济效益一直不错,近些年,我们村80%的人都在种植大蒜,许多村民通过种蒜实现了增收致富。”

64岁的张雪礼种蒜有30余年了,是周围十里八村有名的大蒜种植能手,经他种植的大蒜,亩产量可高达斤。“我就是在浇水、施肥上下功夫,多浇点水、多下点肥料,悉心照料,一般收成就不错!”提及种植经验,张雪礼笑呵呵地说。依靠这一“独门技术”,张雪礼养活了一家老小,还帮衬着两个孩子成家立业。

“如今,南林交大蒜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大蒜吨,蒜薹吨,是当地老百姓增收的支柱产业。”丁金伟说:“这也形成了一种产业经济链,不少人开办起了合作社,种植、收购、加工大蒜。”

合作社“帮产帮销”

村民种植风险明显降低

“生产销售中有什么困难就找合作社,它都能给我们售卖了。”

“有了合作社,我每亩的大蒜净赚多元。”

“合作社将我们种的大蒜深加工后销售,销量特别好。”

……

村民口中的合作社,正是魏晓哲的曲沃改良大蒜专业合作社。

2月23日,曲沃县改良大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小型叉车将储备的大蒜运回加工厂,大蒜脱皮机高速运转将蒜皮褪去,工人师傅们挑选优质大蒜……

▲工人在曲沃改良大蒜专业合作社车间对大蒜进行分拣

“这两年大蒜市场行情不稳定,价格不如之前高。我们合作社引进专业设备,将大蒜深加工后,制成风靡市场的小米醋泡蒜、黑蒜、腊八蒜、糖醋蒜,能增值好几倍。”魏晓哲表示:“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把自家种植的大蒜送到咱们这,一来是因为我们收购鲜蒜的价格比市场收购价高出5%,二来是我们还承诺没有结款的蒜农,大蒜经过深加工出售后,可以在确保原先收购大蒜价格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分红。”

▲成品出售的南林交黑蒜、小米醋泡蒜

63岁的合作社社员王留锁说:“我种的10余亩大蒜,合作社都帮着给销售了,还能加工成更受欢迎的黑蒜,既不愁卖,价钱也挺高,收入还挺不错的。”

看着高速运转的大蒜脱皮机,魏晓哲告诉山西云媒体记者:“合作社开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1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