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叉车 >> 叉车介绍 >> 设备设施不安全因素及其纠正法
雪柏微谈(总第92篇)安全系列谈之92
尊敬的读者,我们可以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乃至事故视为系统不正常、有缺陷的征兆,并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深度思考什么这个行为会生产、这种状态会存在、这起事故会发生?进而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尽可能地研判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缺陷,这是从根本上寻找问题致因、改进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所在。只有找到根源所在,并因事而为,方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鉴于此,本文就设备设施而论,浅谈此许。我们先看设备安全典型案例剖析暨纠正法。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1):机具“带病”运转处理不当致伤害
某公司施工现场在浇筑混凝土时,对电动机具缺乏检查和维修。一名工人移动电动震捣器,左手正好抓在电源线接头裸露处,感电致伤。要讲清电动机具电源接头裸露存在的危险,作业前,要认真检查电动机具及电源,该维修的维修,防止隐患引发事故,对带病的电动机具不得使用。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2):机器转动时校正皮带致伤
有的工人在机器转动时,动手进行校正或者装拆皮带,面对纠正和劝阻,还不以为然地说:“以前老师傅都这么做,我们这么做也不会出事。”殊不知,就在某施工现场一名工人校正电锯皮带,将手挤伤。要讲清楚装拆或校正皮带必须在机器停止时进行,否则有可能绞伤手指或手臂。经常讲解机器转动时装拆或校正皮带发生的血淋淋事故,从中吸取教训。对违章操作者应及时纠正,并严肃查处。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3):使用缺陷大锤作业锤头飞出伤人
某施工现场一名职工使用大锤时,不进行检查,锤头已出现歪斜、缺口、凹入和裂纹,仍照常锤打,结果锤头飞出,伤及工友。要讲清工具有缺陷,不但妨碍作业,而且容易诱发伤亡事故。大锤歪斜就容易抡偏,击伤手臂,如果锤柄断裂锤头会飞出伤人。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大锤,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劳动工具。作业中,一旦大锤出现缺陷,就应立即更换。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4):砂轮没有防护罩碎片崩出击伤人
有一位工人在进行打磨作业时,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还不听从劝阻。结果,临到收工完活时,由于砂轮碎裂,碎片崩出击伤了头部。要讲清楚安装用钢板制作的防护罩,能有效地阻挡砂轮碎裂时的碎块,保护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并对使用未安装防护罩的砂轮的职工要及时制止。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5):使用故障电器,酿险情!
某施工现场食堂使用没有生产许可证且常有故障的电炒勺做饭,由于加热电路不良,造成电炒勺电线路冒烟起火,因为处理及时果断,未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忽视检查,常使电气用具存有故障而无法察觉。比如,电线漏电、没有接地线、绝缘不良等,既有碍作业,又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因此,绝不能忽视对电气用具的检查。使用前,必须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可靠接地、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损坏,并应按规定装好漏电保护开关和地线,对不符合要求的,绝不能使用。
典型案例暨纠正法(6)钢管失稳摇摆撞人
某现场起吊钢管时,吊物下面被装车使用的钢筋拉住,吊车起吊后发生颤动。一名工人钻入车厢板与起吊的钢管缝隙中,用断线钳剪断一根钢筋。失稳的钢管立即向他摆去,使其严重撞伤。要讲清位于摆角范围内剪断障碍物可能存在的危险,严禁在摆角范围内剪断障碍物,对违章操作者,应及时进行纠正。必要时,把起重物落下剪断障碍物。
相关案例链接:
案例1:违章操纵正面吊吊起平板车造成脱轨
概况:某企业正面吊司机在铁路专用线吊起集装箱后未停顿确认集装箱与平板车集装箱锁头是否分离,就进行起吊作业,结果将集装箱连同平板车一起吊起,造成车辆一位台车脱轨。
原因:正面吊司机简化作业程序,未执行起吊前停顿10秒确认规定,现场负责监控人员未发挥提示提醒作用,是造成车辆脱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关人员未能及时对集装箱卸车关键作业环节进行提示提醒,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安全监管不到位。
整改:制定装卸作业安全培训方案,组织装卸工班长、现场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司机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针对正面吊装卸集装箱作业环节,给现场相关作业人员配备无线通信设备,制定正面吊装卸集装箱作业标准及安全卡控呼唤应答制度;明确发生各类安全问题的处罚规定及处罚标准,强化装卸车作业过程写实,明确装卸机械作业时间标准与考核标准,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2:叉车司机违章作业撞坏设备折断电缆
概况:某企业叉车司机运送铁路护栏网片,没有签订安全协议,也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在现场盲目行驶,结果将火车站站台的电务信号设备撞坏,造成信号电缆线折断,影响铁路行车,并定性为设备事故。
原因:司机违反叉车安全操作规程,在叉车上堆码网片过高遮挡视线,也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铁路相关单位对厂内机动车辆管理没有规定,也没有认真检查和监督,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处理:对责任司机罚款元,下岗培训6个月;各相关方按照考核处理规定,对有关人员做出-元的罚款。
整改:加强厂内机动车辆管理,严禁厂内机动车辆出厂作业;对特种设备人员进行再培训,对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操作;租赁运输设备发货时,必须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到发货装卸车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落实具体分管领导和责任人。
案例3:结合部管理失控铲车作业撞断电缆影响行车
概况:某企业副经理指派外聘的铲车驾驶员刘某到内陆港基地联检大楼使用铲车实施非硬化面平整作业,将供电电缆折断,造成火车站断电,导致客运列车晚点,构成D类一般事故。
整改:明确内陆港基地内与主业行车有关的电线线缆位置,并在地面作出明显标志;强化结合部安全管理,凡是涉及多个设备管理单位施工时,必须提出防护申请,保障作业现场安全。
案例4:检修作业不标准造成设备事故
概况:某企业将一重型轨道车交付给铁路单位,当行中途时发现GYK警示速度显示不正确,导致车辆无法运行,经查发现速度传感器与轴箱过度接盘脱离,构成一起设备事故。
原因:没有对传感器过渡垫与轴箱盖进行拆解检查,也没有对固定螺栓磨耗情况进行检查,导致轨道车过渡垫与4个固定螺栓失效、松动,过渡垫与轴箱盖左侧脱开离缝约30mm,造成传感器转速不稳,运监装置速度值显示变化异常,是构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整改:制定光电传感器安装过渡垫检修工艺及技术标准,纳入大修作业范围;对大修机车光电传感器安装过渡垫螺栓检修,纳入走行部技术专职质量控制项点,并进行逐台检查把关;对大修出厂后轨道车光电传感器安装过渡垫逐台普查,进行销号式整修。
案例5:违章操作车辆受损定事故
概况:某铁路单位一货物列车突然管压下降停车,经查发现机后36位脱轨制动制动装置漏风。处理达1个多小时。经查系某企业野蛮装卸所致,列设备故障。
原因:企业装载机司机违章操作、野蛮装卸,造成铲车铲斗与车辆上围梁相撞受力过大,车体下移倾斜,使车轴与脱轨制动阀顶梁接触,受力造成制动阀杆裂损,导致漏风停车。
整改:加强装载机司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现场作业环节的质量控制。
延伸阅读:运用设备“十项注意”
1.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2.检修设备时不落实安全措施。3.与系统未断开进行检修作业。4.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启用。5.工作前未检查设备或有故障、安全装置不齐全,便进行操作。6.作业时使用防护装置不完好的设备。7.作业时使用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8.检修电气设备时未停电、验电、接地及挂牌操作。.启用查封或报废设备。10.车辆运转时擦拭运转部位。作者寄语:痴文弥益,助你事业楼外楼;感悟人生,为你洞开天外天。愿我的文字能够感动您,并带来启迪。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