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叉车 >> 叉车市场 >> 叉车行业研究电动化国际化成为新增长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周尔双、罗悦、韦译捷)
一、核心物料搬运机械,短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核心物料搬运设备,成长性强于周期性
叉车是应用最广的物料搬运工具,制造业和仓储物流占下游60%以上。叉车是一种用于货物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工业车辆。叉车带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叉”,和使叉上下移动的“门架”装置,可以将货物叉起,进行水平运输,也可以将叉取的货物进行垂直方向的堆码。叉车可以减少装卸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装卸成本。制造业和仓储业是叉车最大下游,占比在60%以上。
年全球叉车销量约万台。按销量,年全球一/二/三/四和五类叉车分别占比17%/8%/46%/30%,三类车占比最高。按价值量,年全球一/二/三/四和五类叉车分别占比30%/17%/14%/39%,四和五类车占比最高。分区域看,欧洲和中国为叉车第一大销售市场。按销量,年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分别占比30%/10%/36%/4%。按价值量,年欧洲、中国分别占比26%/26%。
叉车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显著,行业格局稳定
叉车行业具备四大壁垒,龙头软硬实力均具,先发优势显著:(1)供应链管理软实力:零部件种类多达2万个,供应商管理体系复杂。(2)产线管理软实力:叉车具备多规格、多品种、定制化的特点,实现高效生产需花很长时间打造生产线和供应链。(3)渠道建设硬实力:叉车下游客户分散,销售模式以点对点现销为主,对销售渠道、营销网络、后市场服务要求高。(4)三电技术硬实力:环保政策收紧、三电技术成熟下,叉车电动化为必然趋势。龙头在产线建设、供应链管理、销售和后市场服务、电动化布局方面均具备先发优势,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海外格局趋于稳定,前十大厂商排名基本无变动
海外叉车整机厂强手如云,竞争格局集中。叉车产业发展与工业发展高度相关。海外叉车的普及和应用较早,尤其是在德美日等工业强国。全球龙头丰田、凯傲(从林德分立出来)、永恒力等均成立于90年代,发展时间长、品牌影响力强。全球叉车市场已形成“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年全球前十叉车厂排名无明显变动,竞争格局稳定。
国内双寡头格局趋于稳定,海外份额提升空间广阔
国内叉车市场由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双龙头主导,年合计份额近50%。国内叉车市场参与者众多,仅中叉网统计的主流整机厂就有52家。随着行业发展成熟,龙头竞争实力持续增强,已形成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双寡头格局。国产品牌凭借产业链、技术、品牌、后市场服务等优势抢占外资份额。外企叉车销量份额从年的20%下滑至年的8%。远期来看,国内市场强者恒强趋势仍有望延续。
二、通用属性:受益制造业复苏+机器替人,叉车成长前景可观下游通用制造业复苏,带动叉车需求反弹
下游制造业回暖,叉车销量有望回升。受疫情影响,年叉车行业销量同比下滑6%,其中Ⅳ+Ⅴ类主要用于户外作业,且个体商户、小微企业主占下游比重更高,下滑幅度较大。年底全面放开后,制造业景气回升,年4月中国PMI指数为49.2%,同比提升1.8pct,呈温和复苏趋势。全年来看,制造业和物流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行业电动化转型持续,年叉车内销有望回暖。
机器替人为长期趋势,我国叉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广阔
对比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叉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按叉车寿命十年,我们用过去十年叉车累计销量乘以0.9,测算全球各地区叉车的保有量,再除以各地区总人口数和制造业产值,分别测算叉车人均保有量和单位制造业产值对应叉车保有量。从人均保有量看,我国仍不足欧、美、日的50%。从单位制造业产值对应保有量看,我国水平仅为美、日的80%,近欧洲地区的50%,制造业自动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叉车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三、电动化:电动化率渗透率提升,经济性+产业升级迎拐点电动化率渗透率提升,经济性+产业升级迎拐点
我国叉车电动化以低价值量机种为主,转型进度相对海外仍有差距。近年来我国叉车电动化转型持续,电动叉车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年我国内燃叉车销量占比从69%下滑至36%。但从价值量结构看,电动化的机型以价值量低的三类车(仓储叉车)为主,价值量高、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更广泛和复杂的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仍然较低。年我国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仅26%,仍然低于全球37%水平。
年我国叉车迎电动化转型拐点,锂电池技术突破成为叉车大规模电动化的契机。由于(1)电动叉车价格高。(2)过去电动叉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电池必须耗尽电量才能重新充电,很不方便,内燃叉车则可以随时补充能源。-年我国平衡式叉车电动化转型速度较慢,电动化率维持在15%左右。
年起,杭叉、合力、诺力等国产叉车龙头开始导入锂电池技术,电动叉车在安全性、适用性、性价比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随产品推广,行业电动化转型加速。-年,电动平衡式叉车销量占比从16%迅速提升至26%。
电动化提升均价和毛利率,优化业务结构
电动叉车价值量、利润率均高于内燃叉车,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同吨位的电动叉车价值量约为内燃叉车的两倍,毛利率高于内燃叉车2-3pct。随着电动叉车销量占比提升,业务结构优化,中长期毛利率中枢有望上移。
四、全球化:电动化赋能全球化弯道超车,叉车龙头走向全球“电池成本低+性价比高”优势,叉车全球化进入兑现期
国产品牌具备性价比、交期、锂电产业链领先三大优势。随海外布局臻于完善,竞争力有望逐步兑现。
叉车出口高速正增长,海外份额提升空间大
国产叉车海外销量份额较低,且以低价值产品为主。国产叉车龙头全球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
海外利润率高于国内4pct以上,有望带来利润率中枢上移
外销产品价值量、毛利率优于国内。外销产品对标海外竞争对手,以高端型、电动化产品为主,且海外锂电替代铅酸趋势明显,毛利率、价值量更高。
海外后市场业务空间广阔,环境友好。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叉车后市场服务市场规模(包括零部件、维修维保和租赁)和设备市场规模体量接近,利润率远高于设备销售。与国内市场不同,海外客户更倾向于接受原厂的后市场服务,环境友好。国产品牌出海后,后市场业务体量有望持续提升,贡献业绩增量。
海外叉车市场空间亿元,国产厂商份额不足10%
我们参考年海斯特/永恒力均价18/28万元,对海内外价差作出合理假设后,测算年全球叉车市场规模约亿元,其中海外市场约亿元,国内市场约亿元。年国产双龙头全球收入份额约20%,其中国内52%,海外8%,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五、投资分析安徽合力:国有叉车龙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