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叉车 >> 叉车优势 >> 80制造业企业缺人超六成蓝领人员加薪
我国有超过四亿的蓝领群体,这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工厂蓝领不论从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待遇都相对不够理想。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蓝领的群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较以前无特殊技能,注重体力和操作能力的“旧蓝领”,如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位给很多求职者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大量求职者涌入新兴职业,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用工荒”的难题。
近日,中智咨询最近公布的“年一线蓝领用工及薪酬管理调研”显示,超八成制造业企业缺工,平均用工缺口几百到上千人不等。
八成以上制造业企业缺人
这份最新调研结果显示,83%的制造业企业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问题,其中32%的企业常年存在用工荒及用工短缺问题,42%的企业特定时期会遭遇用工荒(如生产旺季)。
其中高科技制造、能源化工企业更多面临常年的用工荒挑战,而汽车制造、机械设备、消费品制造企业以特定时期如生产旺季的用工荒挑战为主。
从蓝领用工缺口来看,每家企业平均缺工人数在几百到上千人不等,有一些大型的制造工厂常年缺工人数高达上万人。企业用工缺口占一线蓝领员工总量的比例一般在10%-30%之间,少数企业缺工比例高达40%-50%。
企业缺工的一线蓝领岗位主要有普工、机修工、设备技术员、自动化技术、CNC操作、DCS操作、测量工、铸造工、切割工、焊工、装配工、叉车工、理货员等。
超六成企业有加薪计划
调研显示,年超六成企业对蓝领人员有明确的调薪计划,调薪率平均在6%-7%之间,一线蓝领的差异化调薪趋势明显,部分企业针对关键绩优的蓝领技能人员调薪率在10%-15%之间,少数企业甚至高达20%。
一些技能要求高的例如高科技制造(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材料)或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汽车零部件)高技能蓝领年薪甚至高达15-20万。
用工荒?新时代下这样破局
尽管有超六成企业对蓝领人员有明确的调薪计划,制造业企业招工难,仍然是个难题。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年一季度、二季度全国“最缺工”个职业排行显示,车工、电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蓝领工人“缺工”明显,岗位极度缺人。
面对“用工荒”,一些新的招工、用工形式开始涌入市场。
01
直播招聘
近年来,直播开始深入各行各业,招聘也开始尝试直播形式。刘超人力是招聘直播界中的“翘楚”,刘超人力是依托快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发布招聘信息的劳务中介机构。
主播在直播间讲解企业用工需求、岗位特征、工作内容和薪酬待遇等,有意向的求职者可以直接投递简历,等待客服沟通。
主播也为企业开通直播招聘专场,去年12月,刘超人力曾跟新能源企业宁德时代,联合当地主管部门,在快手上做了一场直播招聘会,一场直播下来,宁德时代收到了一千多人报名。
刘超人力日常直播场景
02
共享用工
制造业企业淡旺季明显,工厂经常面临用工高峰期的“抢人大战”,低谷期则用工冗余。
如何平衡淡旺季的用工需求?
在福建漳州市,针对制造业企业用工难,政府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和企业用工模式,搭建“企业共享用工”平台。人社部门牵线搭桥,将处于淡季的企业富余工人调至处于旺季的企业,助力企业稳定生产。
平台页面
写在最后
在招聘环节产生的信任危机、虚假信息,在用工环节遭遇的工作环境差、工资低、职业发展受限、上升渠道过窄等一系列问题,多重因素导致求职者不再青睐“蓝领”。
而吸引年轻人进入和留在制造业,改善制造业蓝领工人招聘难、留工难的困境,需要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目前,整个劳务中介行业都在经历转型阵痛期,陈旧的招聘方式正在被招工企业摒弃,新型的直播招聘、共享用工等方式还需要平台机构、企业甚至政府的共同努力。
后续的用工中,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政策扶持等全方位的手段进行突破,才可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企业和工人,正在面临哪些困境和机遇?敬请期待下篇文章!